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管理 > 正文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发布时间:2024-11-13
浏览次数: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

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实施方案

(试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21〕7号)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指南》要求,为实现学院各方面、各领域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汇聚融通,结合我院建设发展实际,特拟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治理六个方面入手,通过“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推动学生社区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把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下沉到学生中间,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建引领和效果导向相结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坚持以人为本与从严管理相结合。践行“一线规则”,推动学院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人在一线”“心在一线”“思在一线”“干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严管就是厚爱的氛围,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才。

(三)坚持统筹兼顾和示范带动相结合。坚持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大局,结合学院“463”行动计划,依托“共同缔造”理念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参与学生社区建设,组建一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团队,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自治。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代管的“航海驿站”为校内学生社区建设的试点,逐步按照《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计划书》规划的“1+2+6”的模式分阶段实施,2023年逐步实现学生社区工作站的全覆盖。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对标“双高”建设和“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要求,机制化、常态化推进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进驻学生社区开展工作,提升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因地制宜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背景相融合,形成各具特色、协同互联的育人效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学院深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学院—社 区—楼栋—二级学院—宿舍”五级网格化社区管理体系,把学生社区打造成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地,进一步推进学院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

(二)具体目标

1.不断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的思想认。通过创新学生社区基层党支部的设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带进学生社区。

2.不断强化“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的办学理念。

通过整合利用社区物理空间和资源,构建以学生社区为中心,满足学生思政教育、事务办理、学业指导、心理帮扶和生活服务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

3.不断优化“三全育人”的资源。建立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线上线下责任区,通过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用“浸润式教育”将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四、主要任务

(一)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治理水平

1.优化组织设置。在学生社区建立党团组织,由党委组织部与学生工作部(处)共同筹协调全院各部门、各单位的党员教师力量参与学生社区下沉服务。推动党建进社区,在学生社区设立党组织,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成立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党员服务队,挂牌党员宿舍。结合学院“463”行动计划,建立校院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社区党支部对接制度,依托学生党团员工作队,细致开展社区党建、团建工作,实现对楼宇、楼层的全覆盖。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组织部、团委、机关党总支、各教学单位党总支

2.加强阵地建设。设立辅导员工作室、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建设学生社区党史宣传长廊,组建党员教师服务工作队依托学生社区“党员之家”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微党课、党建主题沙龙等共建活动,打造学 生社区思政教育园地。

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教学单位党总支

3.打造党建+”特色。坚持学生社区党建与二级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协同发展,坚持党建带团建,选聘校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打造“党建+扬长教育”“党建+平安家园”“党建+服务提升”品牌。不断创新组织社区活动,构建多彩社区文化。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保卫部(处)、各二级学院党总支

(二)管理协同,营造多维成长空间

1.协同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和“三全育人”建设。汇集“三全育人”各类资源和全体党员干部与教师队伍,“全员”覆盖到社区每个学生的成长当中,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纳入党委每学期思想政治专题研究内容,推动形成学院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局面。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处)

2.阶段化统筹推进学生社区的建设与改造。实施学生宿舍楼栋标准化项目建设,在每个学生社区内标准化配备一个党员之家(学生多功能活动室)、一个心理访谈工作站、一个教师值班室。结合校园文化为学生社区(楼宇片区)统一命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楼栋走廊文化、寝室文化等建设活动,增强学生社区“大家庭”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后勤保障处、二级学院党总支

(三)队伍进驻,凝聚育人各方力量

1.管理队伍进驻社区。落实《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46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党发〔2019〕16号文)的相关要求,将党员领导干部队伍进驻学生社区,形成校院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部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同志常态化联系社区学生的氛围。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机关党总支、学生工作部(处)、各教学单位党总支

2.思政队伍进驻社区。成立实践育人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统筹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关于切实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党发〔2022〕55号文)的精神,辅导员驻楼值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深入持久推进实施辅导员“谈心谈话制度”,并将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情况和效果纳入辅导员评价体系。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3.专任教师进驻社区。制定《“一站式”学生社区导师聘任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学业导师”和“成长导师”入驻,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导师为主的教师队伍进驻社区长效机制。以“责任到楼、片区协作、导师轮转、专业交叉”的模式设置学生社区导师工作站,最终实现学生的教育活动在学生生活区域的全覆盖。

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各二级学院党总支

(四)服务下沉,落实育人根本任务

依托学生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各级党政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通过“书记、院长面对面师生座谈会”“书记、院长午餐会”等形式倾听学生的述求;邀请思政课专任教师每月深入学生社区开展一次专题讲座,结合学院“大思政课”建设,聘请优秀企业事业单位骨干、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组成校外辅导员工作队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最新成果、最鲜活案例带进学生社区,促进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为社区心理访谈工作站配备1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面向社区学生普及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全过程陪伴和全方位指导,切实解决学生的学业疑惑和学生职业规划上的困惑。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机关党总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二级学院党总支

(五)文化浸润,共创文明生活空间

学生社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学院宣传部门要结合校园文化与专业特点开展“社区文化创建”活动,充分挖掘“五育”元素,发挥学生社区在思想政治引领、良好学风建设、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的功能,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引导各方力量共同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加强文化浸润,持续开展“书香之家”“五星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各类美育实践教育活动进社区,营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氛围,助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后勤保障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二级学院党总支

(六)自我治理,构筑社区新育人模式

1.强化学生队伍培养。成立学生社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自管委员会),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各级楼宇信息网格员担任负责人,在自管委员会的框架下开展包括行为养成、促进学风、文化建设、励志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学生通过党员、团员工作队组织开展的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实践锻炼等服务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责任单位: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二级学院党总支

2.加强社区载体建设。大力推进主题教育活动进社区,围绕“大美船院”“匠心船院”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将学生社区打造为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主阵地。深化朋辈教育互助,组织开展“社区学习交流会”“国奖学子经验分享会”“退役士兵事迹宣讲会”等特色教育活动,在学生社区广泛宣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校级“学习标兵”,讲好船院身边的故事。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进社区,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在共建共享美丽社区环境的劳动实践中,提升劳动技能素质。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宣传部、各二级学院党总支

3.细化社区网格管理。健全“学院—社区—楼栋—二级学院—宿舍”五级网格化社区管理体系,选聘学生安全员和设置“三长”(楼长、楼层长、寝室长)管理助理岗,实施“安全教育月”、安全督察与疫情防控等工作,定期开展国家安全、消防安全演练、反诈宣传、身心健康、传染病防治知识宣讲等活动,实现学生社区安全健康教育常态化和全覆盖。

责任单位:保卫工作部(处)、学生工作部(处)、后勤保障处、各二级学院党总支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成 员:学生工作部(处)、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质量管理处、团委、保卫部(处)、财务处、教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信息网络中心、各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工作部(处)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部(处)班子成员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负责落实建设工作。

(二)构建协同机制,汇集保障力量

落实各部门广泛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社团指导老师、心理咨询师、后勤服务人员等全员、全要素协同的育人作用。由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处)和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共同制定学院《下沉学生社区服务认定管理办法》,院党委要将参与学生社区服务的成效纳入对各部门或教学单位年度工作的考核。各部门或教学单位要将参与学生社区服务的情况作为教职工评优、评先考核的重要指标,共同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学院要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纳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开支范围,设立专项建设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关闭